北方本周高温持续发力 16至17日迎鼎盛期需严防中暑
东方天气网讯,本周(5月12日至18日)北方多地将频繁遭遇高温炙烤,尤其16日至17日高温范围将达到本轮过程的鼎盛状态,公众需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。
本周冷空气活动明显减弱,暖高压脊逐渐掌控北方天气舞台。在晴空辐射作用下,黄淮中西部、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将形成大范围高温晴晒区。今日(12日)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已率先迎来升温浪潮,河南、湖北等地局部气温突破35℃高温线,华北平原多地最高气温攀升至32℃以上。
明日(13日)受弱冷空气渗透影响,北方高温版图将短暂收缩,但山西、河北部分地区仍将出现35℃以上高温天气。值得关注的是,太原可能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,最高气温直指35℃,而石家庄也有可能加入高温阵营。这种"冷空气间歇期"的升温现象,恰似夏日热浪的预演。
真正的"烤验"将从14日正式开启。随着暖高压脊强势北抬,高温天气迅速扩张。16日至17日将迎来本轮高温的最强时段,河北中南部、河南大部、山西南部、陕西关中及山东北部将出现成片35℃以上高温区域,其中郑州、西安等城市可能连续多日维持37℃以上的酷热天气,局地气温甚至可能突破40℃大关。特别需要警惕的是,陕西关中地区此次高温强度在同期历史上较为罕见,具有明显的极端性特征。
高温天气并非"单兵作战"。本周北方多地昼夜温差持续拉大,太原等地温差可能达到惊人的30℃——清晨最低气温仅5℃左右,午后却直冲35℃高温线。这种"早穿棉袄午穿纱"的天气模式,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体质较弱人群构成健康威胁。
持续高温对农业生产也敲响警钟。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将面临3至5天的干热风天气,河南、山东、河北南部等地需警惕高温干旱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。农业专家建议,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微喷灌等措施调节田间小气候,减轻高温危害。
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天气,公众需注意以下防护要点:户外作业尽量避开10时至16时高温时段;穿着浅色宽松衣物,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;使用空调时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避免冷热交替引发感冒。特别提醒驾驶人员,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,以防发生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