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清明的谚语
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既是祭祖扫墓的日子,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。关于清明节的由来,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,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关于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。
清明节的传说故事
相传春秋战国时代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,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,申生被逼自杀。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出走,流亡期间受尽屈辱,多数臣子陆续离去,只有介子推等少数人忠心追随。
有一次,重耳饿晕过去,介子推为救他,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,用火烤熟后送给重耳吃。十九年后,重耳回国做了君主,即晋文公。晋文公执政后对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,却唯独忘了介子推。
经人提醒,晋文公心中有愧,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,介子推不来,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,却发现介子推已背着老母躲进绵山。晋文公让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无果,有人献计放火烧山,想逼介子推出来。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熄灭后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去。
晋文公安葬遗体时,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有片衣襟,上面题了一首血诗: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柳下作鬼终不见,强似伴君作谏臣。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。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”
后来,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,下令把绵山改为“介山”,在山上建立祠堂,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每年这天禁忌烟火,只吃寒食。第二年,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,发现老柳树死树复活,绿枝千条,随风飘舞,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“清明柳”,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。
关于清明的谚语
1.清明北风十天寒,春霜结束在眼前。
2.清明不拆絮,到老没成器。
3.清明不带柳,来生变黄狗。
4.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。
5.清明不怕晴,谷雨不怕雨。
6.清明谷雨,寒死老鼠;小满立夏,寒死老郎爸。
7.清明刮动土,要刮四十五。
8.清明嫁九娘,一去不还乡。
9.清明螺,抵只鹅。
10.清明南风,夏水较多;清明北风,夏水较少。
11.清明前挂金钱,清明后挂铜钱。
12.清明晴,六畜兴;清明雨,损百果。
13.清明宜晴,谷雨宜雨。
14.清明早,小满迟,谷雨种棉正适时。
15.清明晴鱼上高坪,清明雨鱼埤下死。
16.二月清明一片青,三月清明草不生。
17.清明有雨春苗壮,小满有雨麦头齐。
18.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。
19.清明要雨,谷雨要淋。
20.雨打清明节,干到夏至节。
21.清明前后一场雨,豌豆麦子中了举。
22.麦怕清明霜,谷要秋来旱。
结语:以上是东方天气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清明节的传说故事,关于清明的谚语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