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为什么挂灯笼 元宵节挂灯笼有哪些讲究
导语:一到元宵节,大街小巷到处都挂着灯笼,红的、黄的,圆的、方的,看着特别喜庆。咱们年年都过元宵节,年年都看这些灯笼,可你们有没有好奇过,为什么元宵节要挂灯笼呢?
一、元宵节为什么挂灯笼
1、历史渊源
据史籍记载,元宵节挂灯的习俗与汉武帝有关。汉武帝为了祭祀太一神,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晚张灯结彩,这一宫廷惯例后来流传到民间,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挂灯的习俗。
2、民间传说
传说中,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,被猎人射死。天帝震怒,下令正月十五放火烧毁人间。天帝的女儿将此事告知凡人,人们便想出挂灯笼、点响爆竹的主意,让天帝误以为天兵已在人间放火,从而避免了灾难。后来,每到正月十五,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、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。
二、元宵节挂灯笼有哪些讲究
1、挂灯时间
一般来说,从正月十三就开始“上灯”,这一天人们会把灯笼挂出来,进行一些简单的点亮仪式,预示着元宵节庆祝活动的开始。
正月十四继续挂灯,让灯笼保持点亮状态,为正月十五的正式庆祝营造氛围。
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是挂灯的高潮,灯笼要彻夜点亮,全家团聚在一起赏灯,寓意着光明和团圆。
正月十六“落灯”,这一天庆祝活动接近尾声,人们会取下灯笼,标志着元宵节的结束。
2、灯笼种类
传统宫灯:造型华丽庄重,通常为八角、六角或四角形,上面绘有各种精美的图案,如龙凤、花鸟、人物等,多悬挂在宫廷、庙宇或大户人家的门口、厅堂,以彰显庄重和富贵。
走马灯:灯内点上蜡烛,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,令轮轴转动。轮轴上有剪纸,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,图像便不断走动,一般常见的有三国走马灯,多为孩子们喜爱。
兔子灯:外形似兔子,通常用竹篾扎成骨架,再糊上纸或布,点上蜡烛后,兔子灯仿佛活了起来,寓意着吉祥,小孩们喜欢提着兔子灯走街串巷,增添节日氛围。
鱼灯:以鱼为造型,象征着年年有余,有很好的寓意,常见于南方一些水乡地区,人们会在水中放置鱼灯,随波漂流,别有一番景致。
3、挂灯位置
家门口:在大门两侧挂上灯笼,寓意着迎接福气和好运,也向外界展示着家庭的喜庆和团圆,是最常见的挂灯位置。
4、其他讲究
数量讲究:挂灯笼的数量一般为双数,如两个、四个等,寓意着好事成双、团圆美满,忌讳挂单数。
颜色选择:以红色为主,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、喜庆、繁荣,此外,也有一些灯笼会采用黄色、粉色等鲜艳的颜色作为搭配。
结语:以上是东方天气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元宵节为什么挂灯笼,元宵节挂灯笼有哪些讲究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为你推荐
更多